摘要 :
外婆家連開6家商場店,2019到底要不要“逃離購物中心”?!
外婆家趕著2019年的尾巴,要在江浙地區的6家購物中心新添店面。
然而有人說,2019年,餐飲要“逃離購物中心”,商場餐飲干不下去了:
商場越來越多,客流被嚴重分散;餐飲同質化競爭激烈,上座率低,打價格戰,餐廳利潤微薄;商場房租太貴,抽成高……
那2019年做餐飲,到底要不要“逃離”購物中心?商場餐飲還有機會嗎?
不是“逃離”,而是被“淘汰”
在商場,如果餐飲店沒有品牌,產品、價格定位與其他餐飲店的產品又沒有差異,對消費者來說沒有新鮮感,就算不撤店也是個死。
購物中心還是餐飲的主戰場,無地可逃
九毛九創始人管宏毅說:購物中心還是餐飲的主戰場,無地可逃。
小蹄大作聯合創始人余貴賓分析:“逃離購物中心”不準確,商場是餐飲企業打造品牌的好場所,流量大競爭激烈。
只有經得起時間和空間考驗,并且具備議價能力的餐飲品牌才會活得更好更久!商場有很多挑戰和機會等待大家。2019年會進入上海和北京A類商圈開拓直營門店。
不適應商場運營模式,必遭淘汰
多倫多海鮮自助副總裁許敏說:“逃離購物中心”這個說法,有點危言聳聽了。"逃離"只能說明沒有適應這種商場餐飲運營模式而已,這不是逃離,是被淘汰。
商場餐飲首先是要遵循它的銷售模式和營銷策略,能否在商場中立足,取決于自己的品牌和產品是否適應商場餐飲。
就目前來看,現在餐飲領軍品牌如:海底撈、西貝,外婆家等,均在商場餐飲中混的風生水起。我們也一直在做商場餐飲,而且是主力品牌。
街邊店的倒閉率比商場還要高
佬土鵝腸火鍋創始人汪亮說:做餐飲,品牌很重要,沒有品牌無處可逃!
街邊店的倒閉率比商場還要高!北京的臨街店鋪正以每月數以千計的數量在消失,而這些臨街店鋪,大部分都是沒有品牌的餐飲店。
商場里對品牌餐飲店是很認可的!街邊店,即使你找到了競爭小點的地方,那也是暫時的,因為你好了馬上同行就會跟,還不止一家!
單桌用餐時間長、翻臺率低的難生存
重慶老灶房創始人蘭遠興則覺得:購物中心是眾商家歷來必爭之地,優勢不言而喻。
“逃離”一說,僅限于不成熟的品牌和不準確的定位,以及不恰當的經營管理,才會導致其逃離和背向。
若門店開在購物中心,單桌用餐時間較長,翻臺率較低,相等時間內不能產生較大的經營收益,勢必影響門店的生存。
購物中心還是餐飲的主戰場
目前,黃記煌三汁燜鍋、外婆家、多倫多等餐飲品牌就專做購物中心。購物中心作為一站式消費者綜合體驗中心是其它業態不能替代的。
商場對餐飲來說是機會,更像是一場考驗。
購物中心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喜家德蝦仁水餃創始人高德福說道:“逃離購物中心”是偽命題,人們已經把購物中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我們在購物中心的店依然有15%左右的增長,未來還是要加大力度深耕購物中心。
尤其是那些以寫字樓為服務配套的購物中心,都是很好的選擇。
購物中心越發重視餐飲
將太無二創始人邢力認為:購物中心里餐飲越發被重視,以前只有頂層是餐飲,現在甚至一層都開始把珠寶商鋪讓給茶飲店;競爭激烈,租金上漲都未必可以進來,很多人覺得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
但不容忽視,購物中心也越發打造自己的形象和個性,不再千篇一律而是細分客群,而且規范管理、集合宣傳和主題活動,吸引大量的客流,這些優勢不容忽視。未來我們依舊會以商業體為主要選址方向。
購物中心更容易成就餐飲品牌
渝是乎酸菜魚創始人王勇解釋說:“逃離購物中心”,實際上表達的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
現今要做成一個知名的餐飲品牌,是需要去購物中心接受洗禮和檢驗的,經歷過購物中心后,如果活得更好,戰略層面上可以選擇“逃離”購物中心拓展更多的市場。
地方小吃和街邊小吃升級的機會點
夸父炸串集團創始人袁澤陸預測說:未來商場餐飲機會還很大!
商場餐飲未來巨大的機會是地方小吃和街邊小吃的升級,重新包裝讓小吃有了質感,從而重新回到商場業態,會非常有競爭力!
夸父炸串集團就是順應這個大趨勢應運而生的。
主要以快消、輕食、休閑膳食為主
重慶老灶房創始人蘭遠興認為,商圈餐飲主要以快消、輕食、休閑膳食為主。
若在購物中心或商圈發展餐飲門店,必須分析商圈客源結構和客人前往商圈的目的,找出準確的定位,設計出符合客源的經營產品。
麻辣空間創始人朱鴻艷覺得,在商場做餐飲,最重要的是要滿足各年齡段的消費需求,特別是家庭消費及年輕人聚餐。
商場餐飲只要做到匹配商場目標顧客,設計好產品,做好顧客體驗,肯定是有機會的。
小 結
不管是逃離還是穩扎商場,這是餐企的經營戰略。
正如黃記煌創始人所說:“作為一家成熟的餐飲品牌,無論在幾線城市,也許真沒有必要非得開在租金最貴流量最好的購物中心,退而求其次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我也從沒想過要逃離購物中心,因為如果你的產品好在哪都能活,產品不好逃到哪里都沒有生存空間。”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
驗證碼: |
|
共有-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