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開業營銷啥時候做
首先要清楚的是,開業營銷應該啥時做?很多在開業之前就卯足了勁搞營銷,希望一下子引爆。
結果開業后顧客蜂擁而至,生意異常火爆,導致廚房癱瘓了、服務癱瘓了,最后亂成了一鍋粥,顧客體驗很差,最后紛紛選擇退款或離開……
回顧整個餐飲市場,死于營銷的店不勝枚舉。開業營銷是把雙刃劍,用對了時間和方式,營銷就會成為產品和服務的助推力,反之,則會成為死亡的加速器。
對一個新開的餐飲店來說,一切都是新的,團隊需要磨合,流程需要優化,服務也需要一步步規范化。
這個時候的店是不具備非常強的服務能力的,比如說來一個人、十個人,可能完全應付得過來,但是如果來更多些顧客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所以,在做營銷吸引更多人進來之前,老板應該先清楚自己的服務接待能力有多大,先把內部調整調整好了再去做外部宣傳,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新店開業先搞一段時間試營業,也就是不正式對外宣傳,依靠自然增長的方式吸引顧客,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熟悉流程。
等一切準備好了,經過差不多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時間的驗證,確保各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了,再開始營銷助力。
我們燕楓餛飩某些新開店鋪經常會不重視前期的磨合以及培訓,他們認為不就煮個餛飩嗎?我之前干了好多年餐飲誰不會?
然而開店之后餛飩沒煮好不說,各種流程也不熟悉,結果直接導致銷量沒有達到預期的情形。
所以奉勸各位新開的加盟商,不要認為開個餛飩店就以為很簡單,當中很多流程跟細節都需要熟悉,一切成敗都在細節中。
清楚營銷的本質是什么?
很多人尋求一種營銷方法,想一下子把自己的店鋪提升起來。這就像金庸的武俠劇每個人都想要倚天屠龍,或者絕世武功一樣。但是我們都知道,武俠都是假的,這世界上沒有什么可以一蹴而就的絕世功夫。
營銷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思維。營銷思維可以簡單理解為,營銷是一種發自內心由內而外的,和整個店面經營管理都息息相關的系統行為,而不是割裂開來的一種活動或單次行為。
營銷不是宣傳,而是吸引。宣傳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你,這是一種被動灌輸的行為,比如無處不在的戶外廣告,打開電視或視頻就能見到的廣告,以及宣傳單頁等。營銷是吸引,是讓別人主動來關注你購買你的一種行為。
營銷不是主力,而是助力。營銷是對你的產品和服務做一個升華,是將原本好的東西以一個更為恰當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你所熟知,比如說海底撈的服務。很多人之所以愿意主動去為其傳播,是因為人家服務確實做的好。
如果服務本身就不過關,想靠營銷來彌補,把營銷作為主力來推,到最后就會像黃太吉一樣盛名在外依然扭轉不了命運。
營銷不能緣木求魚,生搬硬套。營銷方法有很多,講營銷方法的專家也很多,但是為什么大部分的營銷理論和創意都是那種聽著就能讓人高潮迭起,結果卻總是差強人意。
因為大多數人忽略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這套營銷方案 是否適合自己的店,第二個自己的店鋪能否具備落地執行的能力和條件。一切不以實際情況做基礎,不拿實際情況和執行力來兜底的營銷創意都是耍流氓。
給大家介紹幾個營銷案例
每一個餐飲店都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微信群,把那些經常來光顧的顧客吸引進來,在這里可以聽取大家的意見,等群運營起來了,可以直接在群里搞相應的活動。就算是有營業時間或者其他方面的調整都會有一個依托。
平時在朋友圈多分享你的店鋪信息,尤其是積極正能量的內容,小餐飲店老板,必須要學會給自己代言。多和餐飲同行交流,如今早已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時代,餐飲人要學會抱團取暖,共謀發展。
營銷無大小,細節見功力。我經常去菜市場買菜,有一家賣生姜的,老板每次都會跟人閑聊幾句,比如最近天冷多注意身體啊,與生意無關,但是一句話就交心了,那么以后我的生姜就只從他這里買了。
我之前也寫過一個賣餅的餐飲老板的例子,就因為他每次給顧客找零都會雙手遞上,所以在一個普通的小吃城里他的生意就比別人的都要好一些。要知道你的所有良苦用心,顧客都會用真金白銀來為其買單。
餐飲營銷本質上是讀心術,怎樣利用人性來做營銷,掌握營銷的弱點不是教你怎么玩套路,而是說每一個餐飲老板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你站在顧客的位置,你對自己有什么樣的期望和要求,這樣才能做出走心的營銷。
我要評論: | |
*內 容: |
|
驗證碼: |
|
共有-條評論